“领导不在”,合肥万象城香奈儿冲突暴露商场监管漏洞
,最近成了合肥万象城最火的免责声明。当香奈儿专柜爆发柜姐与顾客互殴的闹剧后,记者走访商场管理中心,得到的却是工作人员轻飘飘的周末推诿。这场奢侈品门店的肢体冲突,撕开了购物中心对商户监管缺失的遮羞布。
监控录像背后的监管空白
从网传视频可见,身穿制服的柜姐与顾客在专柜前扭作一团,化妆品样品散落一地。更令人震惊的是,被拉开后柜姐仍对倒地顾客连续击打。这种发生在高端商场的暴力场景,暴露的不仅是员工素质问题——商场日常监管的缺位才是根源。
按照常规流程,奢侈品门店需定期接受商场运营检查,包括服务规范、纠纷处理等培训。但万象城面对舆情时"等警方结果"的消极态度,侧面印证了其日常监管很可能流于形式。当商户把监控录像当作唯一救命稻草时,商场本该存在的预防机制早已失效。
"领导不在"是敷衍还是惯常操作
事件发酵后,媒体两次探访万象城管理中心均碰壁。周末无人值守的说辞难以服众——高端商场本应实行365天应急值班制。这种"鸵鸟式"应对,与涉事香奈儿门店"不接受采访"的冷漠姿态如出一辙,构成品牌方与物业方的双重傲慢。
值得玩味的是,类似推诿在购物中心行业并非个例。去年上海某商场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物业同样以"负责人出差"拖延回应。这种行业通病反映出:部分商场将收取高额租金等同于完成管理责任,对商户的实际运营质量缺乏约束力。
奢侈品光环不能抵消管理责任
香奈儿事件给所有购物中心敲响警钟:再豪华的品牌矩阵,也经不起服务事故的消耗。商场管理方必须建立商户行为档案,对屡次投诉的门店启动末位淘汰;同时设立现场调解专员,避免普通纠纷升级为公共事件。
当消费者踏进商场那一刻,就与物业建立了服务契约。不是所有冲突都能用"已移交警方"来搪塞,真正的商业体面,在于把危机化解在监控摄像头启动之前。奢侈品柜台的玻璃橱窗,首先应该照见的是商场管理者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