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将军的人生轨迹
刘源,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不过,刘源参加工作的时候,其父亲已经逝世了。因此刘源的成就,其实和他的父亲,真心关系不大。
1、父亲的“遗产”
刘源生于1951年的北京。虽然当时,他的父亲已经是很高的职务。但是,刘源印象中,父亲的生活,除了忙碌以外几乎还是忙碌。
当然,如果说刘源的成就一丁点没受其父亲的影响也是不对的。他的父亲确实给他留下了一大笔的“遗产”。不过,这些“遗产”主要是这些内容。
比如,刘源十几岁的时候,还在上中学。当时,他的父亲每当刘源的假期期间,就会打发刘源去周围的工厂和农村进行劳动锻炼。
这样做的作用有两点:第一,可以让刘源从小就知道民生疾苦以及老百姓的生活情况。最终,懂得尊重劳动者,避免产生一些不好的习惯。
在劳动中,也会懂得一些人情世故。
其实,这种教育模式值得学习。因为,现代很多人都存在高分低能的情况。所谓高分低能,指的是玩了命刷分数,虽然混了个不错的大学,但是毕业后,在职场到处碰壁。毕竟,最起码的人情世故都不懂,何以在社会上立足?
此外,他的父亲还在百忙之中,给刘源安排了一个学习年表。所谓“学习年表”,指的是要求刘源在多大的年纪,就该掌握哪些技能。比如,刘源记得,自己9岁的时候,需要掌握的技能是游泳,以及学习骑自行车。
2、从基层到副县长
在特殊年代里,刘源和父亲天各一方。1977年,刘源收到消息:高考恢复了。于是刘源开始积极在家复习,最终,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系。
话说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国家是负责分配工作的。因此刘源毕业后,主动要求去河南基层工作。这在当时是很稀奇的事情。
对于现代人来说,清华博士去街道办当科员,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闻了。但是,在80年代中期,著名诗人海子毕业的时候,其分配的选项里,就包括了省司法厅这样的单位。换句话说,在那个年代,大学本科生毕业,几乎都能在级别较高的机构上班。因此,刘源的选择让人感到十分惊讶。
不过,刘源由于很有才干,因此,在工作大约一年以后,就被委任担任了副县长。
3、攻坚强将
1988年的时候,刘源接到了新的任命:既担任河南省的副省长。并且,负责工业领域的管理和建设。
刘源大学是学历史的,这个工业和自己的大学专业,几乎可以用风马牛不相及来形容。不过,好在刘源勇于探索。这算是父亲的教育给他塑造的好品质。因此,刘源积极了解掌握工业管理方面的知识,终于在几年时间里,为河南的工业发展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刘源在河南的建设也引起了上级的重视。由于刘源在河南建设成绩突出。因此,在1992年,刘源41岁的时候,刘源被调任武警部队的水电部分工作,并被授予少将军衔。其实在过去,武警被戏称为“五行警察”,因为,我国的武警种类,在过去分为黄金、森林、水电、消防、矿藏等种类,可谓五行俱全。
所谓水电武警,可以理解成负责管理一些国家委派给武警的水电工程,这份工作难度很大。但是,对刘源来说,还是很容易完成了任务。
2000年,刘源得以晋升成为中将,并在2009年被调离武警,前往军事科学院工作,同时,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