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委重拳治内卷:减产风暴席卷光伏、锂电,股市结构牛抬头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这句话,正在全国掀起一场产业自救革命。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列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首要任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要求地方政府摒弃“政策洼地”思维,行业协会加强自律,企业通过核心技术构建竞争壁垒。
一场针对“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歼灭战,已在光伏、锂电、水泥等多个行业打响:
• 光伏行业:头部玻璃企业集体减产30%,工信部严打低价竞争,隆基绿能、锦浪科技等龙头股价企稳回升;
• 锂电行业:企业联合声明摒弃恶性价格战,宁德时代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
• 水泥行业:中国水泥协会启动产业结构优化,部分钢厂收到减排限产通知。
01 内卷之痛:价格战死循环与全链条危机
“卖一辆亏一辆”——这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残酷现实。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利润率已跌破4%,光伏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储能系统中标价接近“腰斩”。
恶性竞争腐蚀着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经济链条:
• 企业端:资源无效投入,利润骤降,研发投入萎缩。某光伏组件企业高管坦言:“每瓦净利不到3分钱,技术创新已成奢望”;
• 就业端:盈利压力传导至工资端,居民消费能力受抑制。浙江快递业调研显示,恶性压价曾导致快递员月收入下降40%;
• 政府端:企业利润下滑带来税收锐减,地方财政承压。
钢铁行业的教训值得警醒:2015年供给侧改革前,行业利润率仅0.9%,去产能后2017年飙升至5.3%。历史证明,有序退出落后产能是打破“劣币驱逐良币”魔咒的唯一出路。
02 去产能2.0: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的全面重构
与十年前针对钢铁、煤炭的供给侧改革不同,本轮去产能首次覆盖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
政策工具箱已全面开启:
• 标准引领:工信部5月发布90项新国标征求意见,大规模设备更新涉及的294项标准成为企业生存门槛;
• 法治护航: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10月15日施行,财政部试点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
• 资本推手:央国企主导行业整合重组,如中国建材加速水泥板块合并。
企业反应迅速:某储能企业暂停2GWh扩产计划,转向钠离子电池研发;光伏玻璃龙头信义光能减产30%后,产品单价一周反弹8%。
03 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五统一”
会议提出的 “五统一、一开放” 框架,直指地方保护主义顽疾: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开放。
三大关键突破点尤为突出:
1. 终结“税收洼地”:20余城清理违规税收优惠,长三角建立招商信息共享平台;
2. 内外贸一体化:出口转内销路径畅通,安踏、海尔等企业借机培育自主品牌;
3. 政绩考核转向:深圳已将“产业链协同度”纳入干部考核,取代单纯的GDP增速。
浙江快递业已尝到甜头:通过建立价格协调机制,快递员收入回升15%,服务质量投诉率下降30%。
04 海洋经济:十万亿蓝海的新质生产力培育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同比增长5.9%。本次会议为这片蓝海规划了清晰航线:
• 产业方向:海上风电(装机量年增40%)、远洋捕捞(远洋渔船国产化率提至60%)、海洋生物医药(基因靶向药突破)、海运业(智能船舶占比超30%);
• 创新引擎: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集集团新型养殖工船已出口挪威;
• 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参股海洋基建项目,山东设立200亿海洋产业基金。
在连云港,海洋微生物提取的靶向抗癌药即将进入临床,单克价值已达黄金的200倍。
05 资本市场:结构牛行情下的攻守之道
随着反内卷政策落地,资本市场格局悄然生变。中证1000指数年内涨幅达6.43%,远超沪深300的1.38%,显示资金向中小成长股倾斜。
主力资金正沿着三条主线布局:
• 科技自主:美国取消对华EDA出口限制,概伦电子3日涨28%,存储芯片价格月涨47%;
• 新消费崛起:宠物经济、国货美护板块量价齐升,珀莱雅上半年预增40%;
• 红利资产:山东黄金受益避险需求,股息率超5%的高速公路股获险资持续加仓。
公募基金共识明确:永赢基金建议“左手高质量股票,右手大空间赛道”的哑铃策略;中欧基金则强调AI应用、具身智能的产业爆发潜力。
06 经济展望:在逆风中寻找确定性
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双重考验:中美贸易摩擦(或拖累出口6-8个百分点)与房地产深度调整。但积极因素正在累积:
• 政策工具箱充盈:财政赤字率或提至4%,超长期国债持续发力;
• 新质生产力突破:国产65nm光刻机量产,柔性化生产在服装、家具行业渗透率达35%;
• 消费韧性显现:前5月服务消费增长12.4%,端午旅游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135%。
中科院预测中心预判,若增量政策有效落地,全年GDP增速有望达5%,呈现“两端高中间低”走势。房地产业显露曙光:核心城市二手房价格趋稳,深圳11月环比转正。
随着光伏玻璃窑炉陆续降温,锂电企业重整产线,水泥厂合并重组,这场自上而下的产业自救运动正重塑中国制造业的价值链。
当浙江快递员发现收入回升15%,当连云港实验室的海洋抗癌药走向世界,当科创板半导体设备股突破海外封锁——“反内卷”已不仅是生存策略,更是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的成人礼。
正如中央财经委会议所昭示的:“破内卷不是不要竞争,而是让市场回归公平竞争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