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白宫与美联储摊牌:2025年权力暗战背后的美国金融危机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白宫与美联储摊牌:2025年权力暗战背后的美国金融危机

7月13日,华盛顿的空气都像带着电,特朗普拿起四年前美联储大楼翻修的旧账,不依不饶地指责鲍威尔,理由听起来有点荒唐——大楼装修超支,足足多花了7亿美元,这事一说出来,整个市场都炸了锅。

这不是第一次,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按兵不动”早就不满,好几次在公开场合甩脸色,直接喊话要换人,也不避讳自己对降息的渴望,甚至说要直接降3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吓坏了不少金融圈的人。

同一天,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也站出来放话,说只要有正当理由,解雇鲍威尔完全没问题,这话一落地,市场情绪开始波动,有人觉得这不是闹着玩儿的。

鲍威尔没闲着,国会作证时还在解释,说2021年就让监察长审查过翻新项目,现在又主动要求复查,生怕背锅太重,压力已经写在脸上。

7月15日,财政部长贝森特正式宣布,美联储主席继任人选的遴选程序已经启动,消息一出,全球投资者都跟着神经紧绷了起来,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与此特朗普还特意在“真相社交”平台上加码,继续喊话美联储必须立刻降息,甚至抛出一年能省下万亿美元的说法,这种高调操作让人摸不清他的真实底牌。

市场上,利率互换市场的数据显示,大家普遍认为最快也要等到9月,美联储才可能开始降息25个基点,交易员们的预期和特朗普的激进主张明显不是一路。

就在7月15日,摩根大通CEO戴蒙公开发声,警告政府不要干预美联储主席的工作,强调央行独立性绝对不能动摇,这番话说得很重,金融圈瞬间哗然。

戴蒙在财报电话会上直接点名这事,说任何人别妄想对美联储动手脚,否则后果可能会反噬市场,这也是近期第一个美国大银行高管公开站在鲍威尔一边,态度非常鲜明。

华尔街此前一直有人担心政治干预会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但像这样正面硬刚政府还真不多见,内部的紧张气氛几乎溢出屏幕。

贝森特自己也成了热门人选,7月15日他代表特朗普发言时,顺带还说了句,鲍威尔任期结束也会卸下理事职位,意思很明显,换人不是说说而已。

特朗普面对媒体时倒是半开玩笑地说,贝森特不是他心中最理想的美联储主席人选,因为他更喜欢贝森特继续管财政部,这种话里话外的暧昧,让人摸不清下一步到底谁会被选中。

而那位7月13日刚刚带头发难的哈塞特,现在也被认为是下任美联储主席的热门人选,坊间消息说他在这场竞争中已经小有领先,不过白宫还是守口如瓶,没把名单摊开。

还有前美联储理事沃什和现任理事沃勒也都在考虑范围内,一时间,关于谁会接棒鲍威尔的猜测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整个事件的起点其实很简单,特朗普对经济增长的执念早已公开化,降息几乎成了他的核心诉求,鲍威尔“按兵不动”就成了最大障碍。

翻出美联储总部大楼装修的旧账,看似鸡毛蒜皮,其实是特朗普在寻找合法正当的理由,想要推动换帅,让新主席更听话,配合他拉经济。

鲍威尔虽然在程序上无懈可击,但在政治压力面前,独立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他一方面要稳住市场信心,一方面要应对白宫的步步紧逼,确实是进退两难。

市场其实最怕的不是降息本身,而是美联储的权威被动摇,一旦央行成了白宫的附庸,预期管理就会失灵,全球资本都会感到不安。

戴蒙这番话说得很明白,美联储一旦被政治左右,市场信心会直接受损,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可能彻底失控,这才是真正让华尔街大佬们夜不能寐的地方。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喊话降息3个百分点,看起来像是为美国财政省钱,实际上是想用低利率刺激经济,为连任铺路,这背后是赤裸裸的选举逻辑。

美联储内部其实早有分歧,鲍威尔坚持稳健派,面对通胀数据低迷,依然不愿冒进,这也让他成了特朗普的眼中钉,双方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

白宫不断释放压力,既用“装修超支”做文章,也通过高官放话,制造鲍威尔下台的舆论氛围,这种操作极具美国式戏剧感,但背后其实暗藏制度危机。

市场预期和政治诉求开始背离,交易员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9月降息概率被不断拉高,但始终没敢走到特朗普设想的“立刻降息”那一步。

贝森特和哈塞特两个人选被不断炒热,特朗普摆出一副“谁听话就选谁”的姿态,这种不确定性反而让市场神经越绷越紧,没人敢轻举妄动。

鲍威尔虽然还在努力自证清白,主动要求监察长再查装修项目,想用程序自保,但在政治博弈面前,这种做法能否顶住压力,谁都说不准。

华尔街和白宫的这场暗战,已经超出了单纯的人事更替,背后是美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政治权力边界的较量,这种矛盾一旦公开化,影响将远远超出美联储大楼本身。

从特朗普的连番操作来看,他对经济的掌控欲已经走到极致,降息成了唯一目标,换帅不过是手段,这种思路其实很危险,容易把美联储拖进泥潭。

鲍威尔如果下台,将成为美国历史上又一个被总统“干掉”的央行行长,这种先例一旦打开,未来的央行主席还怎么独立决策,市场必然会用脚投票。

7月的华盛顿,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权力的较量如火如荼,任何一个小动作都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巨大波澜,大家只能看着局势一天天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