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好消息!2025养老金“调待补发”进行时!7月31日前,足额到位!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好消息!2025养老金“调待补发”进行时!7月31日前,足额到位!

导读

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末,我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已经达到了接近1.5亿人,较2023年末相比,增加了543万人。

由此可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数量也会随之同步增加。毫无疑问,如此一来势必会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非但不利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可持续运行,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我国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威胁。

因此,在社保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水平上涨逐步进行调整的同时,国家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呼吁并鼓励广大参保职工多缴和长缴基本养老保险。一方面,多缴和长缴有助于进一步充实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能够确保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及时且足额发放;另外一方面,站在自身的角度来讲,多缴和长缴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提高自身退休时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标准。

而且,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后续国家集中开展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过程中,还分别会与退休人员本人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主要便是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简单来讲,即缴费年限长、待遇水平高的退休人员涨得相对更多。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国家要建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也是基于2个层面。其一,为了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使其生活水平不至于大幅度降低;其二,为了使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率、物价变化等多项因素相适应,目的便是与其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据悉,在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当中,国家便提出要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正常调整机制,并依据职工工资增长、物价变化等多项因素适时、适当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以更好地保障其晚年生活质量。

然后,为了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改革,逐步实现体制内、外参保职工在缴费方式与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等制度层面的统一,国务院于2015年又正式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到国家将会统筹安排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调整,并逐步建立兼顾各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

于是,自2016年起,我国便实现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的统一,即凡是按照政策规定能够被纳入到调整范围内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均采取定额+挂钩+倾斜3种相结合的办法。并且,以此为原则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一直沿用至今。

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上涨2%

大家都知道,在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自2005年建立正常调整机制以来的“20连涨”,全国调整比例为2023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虽然从数据层面来看,受到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加大等一系列现实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幅度进一步收窄,但是大家对21连涨还是充满期待。

这不,在2024年经济呈正向增长、职工工资水平提高、物价也同步小幅上涨的现状下,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注定会依据政策固定迎来新一轮的调整。基于此,7月10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其中明确凡是在2024年12月31日及之前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均可以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常参与调整,全国调整比例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

2025年养老金“调待补发”进行时!7月31日前,足额到位

按照《通知》要求以及参考往年的经验,待人社部公布调整范围、整体调整水平、调整办法、资金来源等诸多重要事项之后,各省便需要依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并在结合当地自身情况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然后将退休人员通过本次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补发到位。

基于这一逻辑,截止到7月26日全国范围内已有江苏、广东、安徽、天津、河南、陕西等等10余个省市的人社厅、财政厅联合公布的当地2025年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详细调整方案。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省份更是明确指出要在7月31日之前完成调待补发工作。

这也就是说,目前恰处于2025年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待补发”的进行时,不少省份已经做好了“调整增加额”的核算工作,下一步便是要将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及时补发到退休人员手中。更重要的是,各地要确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

这类退休人员“涨幅”更高,但“调整增加额”却偏低,咋回事?

上文提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采取的是定额+挂钩+倾斜3种相结合的原则,这也就会使得不同的退休人员其基本养老金的实际上涨金额与调整比例各不相同。不过,根据《通知》当中重点提及的这句话——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我们便又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的退休人员上涨的幅度其实相对来讲更高,但是实际补发到账的金额却仍然偏低。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详细的介绍。

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基本养老金的“涨幅”与“上涨的金额”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指的是百分比,而后者才是具体的数额。比如某退休人员在本次调整过程中基本养老金待遇上涨金额为65元,调整之前的基本养老金为4000元/月,那么其实际涨幅便为1.62%。

其次,之所以基本养老金水平角度的退休人员上调的幅度会比较高,主要原因在于计算调整比例的时候原本的基数就比较小,如此就会导致上涨幅度高。不过,基本养老金的“月调整增加额”标准却远远不及待遇水平高的,在补发月数相同的前提下,到账金额也就会偏少。

结语

总而言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待补发”的工作各地已经在紧锣密鼓的执行当中,不同省份、不同统筹地区、不同退休人员实际补发到账的时间可能会略有差异,具体需要以实际到账为准。并且,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整体的涨幅和上涨金额远不及2024年,对此也希望大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另外,也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把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涨多涨少”作为评判晚年幸福生活指数的唯一评判标准,各位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优质图文扶持计划#